厚德求知 强技尚美

EN

当前位置: 学院主页   >>   党建团学   >>   正文

党建团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展“学党史、跟党走”专题研讨

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展“学党史、跟党走”专题研讨

2021年7月9日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学党史、跟党走”专题研讨,学院全体党员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巧星同志主持会议。

会上,教师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学习心得交流发言。

潘珺:1921-2021,百年成就辉煌。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吴海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首百年奋斗历程、瞻望伟大复兴前景,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姚丹青: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伟大胜利。

刘黎: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今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杜鹤鹤: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毫不动摇。经过一百年奋斗,我们党依靠人民创造了历史伟业,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徐攀: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近30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望未来,到2035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风雨无阻、坚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

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巧星同志要求我院教工尤其是党员教工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深刻理解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岗位,不断开拓创新、披荆斩棘,为学校(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艺 术 与 设 计 学 院

2021 年 7 月 9 日

供 图:张 君

供 稿:张 君

部门审核:王巧星

地址  贵阳市观山湖区云潭南路3号   |   邮编  550023   |   电话  0851-84827335   |   版权所有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黔ICP备0000001号